极限操作:如何在生死边缘挽救心梗患者的生命?
8月8日,炎炎夏日的下午,51岁的赵女士因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十小时被家属紧急送至郑州九院急诊科。郑增强副主任医师接诊后,立刻安排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危急,容不得一丝拖延。与家属简单沟通后,绿色通道瞬间开启,赵女士被紧急送往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导管室,心内科的胡号兵副主任医师和张超副主任医师合力施术,虽然操作熟练,但赵女士的病情让他们心中一惊——右冠和回旋支两根冠状动脉同时急性闭塞,整个心脏仅靠一支前降支勉强供血,病情严重且极具风险,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心电图提示右冠是罪犯血管,但影像上看回旋支也急性闭塞。为了稳妥起见,团队决定首先开通右冠,然后再处理回旋支。从进入导管室到导丝通过,仅用了24分钟,右冠得以开通。然而,因发病时间过长,赵女士的血栓负荷极重,导致右冠反复闭塞。通过冠脉内血栓抽吸以及冠脉内溶栓,右冠最终恢复了3级血流。术中,赵女士还出现了再灌注心律失常,血压骤降、心率减缓,紧急给予对症处理后病情逐渐稳定,右冠成功置入支架。
然而,挑战还未结束。支架置入后血流速度有所下降,如果直接后扩可能会引发无复流现象,团队果断使用多巴胺升高血压,并在冠脉内推注硝普钠,成功恢复了3级血流,避免了慢血流的发生。
接下来,团队开通了回旋支,血管恢复了3级血流。经过观察,没有再次闭塞或慢血流现象的发生。考虑到血栓负荷较重,团队决定在病情稳定后(5-7天)再择期置入支架,以避免急性血栓形成。最终,赵女士的病情稳定,并被安全送回CCU监护。
胡号兵副主任医师提醒,高温天气易导致人体大量出汗,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极易引发急性血栓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充足的饮水。此外,使用空调时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以免血管突然舒张或收缩,引发心血管问题。
心内一主任袁清茹主任医师科普道,很多人只是听说冠心病,却不知道什么是冠心病:给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自上而下像帽子形状走行在心脏表面,而帽子在文言文中称为“冠”,所以取名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后导致管腔狭窄,引起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称为冠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单说叫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常见的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猝死型和缺血性心肌病型。这五种类型可以互相转化,风险高、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冠脉造影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能准确检测冠状动脉的情况。而介入治疗(如支架或球囊扩张)则是治疗冠心病的极佳选择,特别是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能最快开通血管,恢复血供,显著改善预后。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中,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以专业的技术和迅速的反应,再次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这不仅是一场对医生技术的考验,更是对患者信任的回应。正如胡号兵副主任医师所提醒的,夏季高温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的发生往往出其不意,大家应当多加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持“救死扶伤”的使命,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